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哲理故事 > 正文
清缅战争:大清一朝最惨淡的边疆战争,为什么乾隆打不赢缅甸?
更新时间:2024-05-08 02:40:09  点击次数:
清缅战争:大清一朝最惨淡的边疆战争,为什么乾隆打不赢缅甸?

乾隆一朝的所谓“盛世”,时至今日,综合海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乾隆一朝的盛世之景并非至善至美。曾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戴逸先生有言:“盛世不是美哉善哉,万事大吉。这不是客观的历史事实,也不是辩证的思想方法。”

在乾隆一朝,中国的人口数量极速增长,传统农业保持发展的同时引入了玉米、白薯等新作物,而家庭手工业也保持着极高的水准,在世界贸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科技军备和思想文化领域,乾隆一朝始终缺少与庞大经济体量相衬的巨大进步。

以至于到了清缅战争爆发的乾隆中后期,清军的作战武器以及战术思想同时代发展相比较都出现了一定的滞后现象,虽不及清朝后期的情况严峻,但仍为清朝在对缅作战上的失利埋下了种种隐患。

清缅战争以1765年大清时任云贵总督刘藻出兵缅甸为起始点,至1769年两国和谈罢兵,共历四场大战,双方投入数万余人,损失更是难以计数,有学者认为这甚至是“大清一朝最为惨烈的边疆战争”。

由于这场战役在两国历史中都有着不一般的地位,而两国因立场不同对作战过程及本国战争表现的记载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未必能做到完全详尽客观,仅仅是以大清为主要视角阐发一二。

? 新疆战事牵制西南军事行动

事实上早在清缅战争正式爆发前,缅甸就借着对暹罗(今泰国)的征讨屡次进犯西南边境,彼时乾隆正用兵新疆,力图整合西北永绝边患,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人敢提出南北双线作战的想法,因此西南边境一直对缅军劫掠秉持绥靖正策,放任自流,也没有抓住时机在西南地区建立成体系的防线,导致清缅战争开局大清出师不利,丧失一定主动拳。

? 后勤补给不足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良好的后勤补给往往很大程度决定战局,然而缅甸远在西南,清军挥师南下辎重众多,从国内各地征集调动已然不便,加之云贵地区及缅甸普遍高山深谷,地势落差大,单位面积内居住人口相对稀少,在那个没有现代公路和运输工具的时代,当地军队的招募和行军都成为了艰巨的任务,辎重军械的运输更是费时费力却难有成效,给清军的后勤造成极大压力,也为国库增添许多负担。

战争全面爆发后,缅军多次通过迂回战术切断清军过长的补给线,逼和战局甚至逼退清军,足以说明后勤之重要。

? 环境恶劣,清军水土不服

缅甸气候炎热潮湿,蚊虫滋生,在这种条件下粮草也容易腐败变质,造成清军瘟疫横行,产生大量非战斗减员(远超战死),之前的元、明两代就饱受其苦。不仅是下层士兵,就连第四任总指挥傅恒最终也因感染而死,可见气候之恶劣以及其对清军战斗力之削弱。

众所周知,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可是清朝在进攻之前并没有在缅甸问题上下足功夫,除了对上文所述的客观环境不甚了解之外,大清甚至无法做到熟谙缅甸的国力与备战状况。

缅甸当时虽然深陷与暹罗的战争当中,但由于缅甸各地土司众多且多自拥兵,加上留守的中央军队,可用于调遣抵御清军攻势的将士足有数万,远比清朝征缅军人数来得多,而且本国的防卫战斗可以发挥“主场优势”,在战争信息的交流上也比清军更为便利快捷。

更为致命的是,部分缅军所使用的武器乃是法国在此殖民时遗留下来的火枪火炮,其性能胜过大清军队配备的军火,可以对战场形势造成巨大声威。

要知道,1784年贡榜国王孟云远征统治缅甸西南的阿拉干王国,2万7千人的远征军,光火炮就带了800门,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清朝乾隆时期。而且作为才建国20多年的新兴正拳,其勇武和刚烈也不是一个大国的名号就能吓唬住的。

以19世纪英国之强大,征服缅甸,前前后后也打了将近60年,所以当时的缅甸绝不弱小,而是很强,可以说横扫东南亚。反倒是大清外强中干。

? 清军作战信息出现严重偏差

在远征军本身因为各种原因存在信息同步困难的问题,进而可能导致作战指挥不便的情况下,清军不仅不能及时做出调整改变,甚至变本加厉,出现了严重的瞒报军情和谎报战功现象。

1766年第二次对缅作战时,西路永北镇总兵朱仑带兵进驻铁壁关意图收复新街,驻守的缅兵见状更改了部署,分兵两路,一支驻扎在楞木与清军主力对峙,另一支二千余人的分队则沿伊洛瓦底江北上抵达戛鸠,而后向东攻入大清本土,旋即南下断清兵后路,达到合围夹击的目的。如此大的军事调动,清兵对此竟浑然不知,导致楞木一战伤亡惨重,而主将朱仑却称取得大捷,杀敌六千上报朝廷!

如此这般虚假反馈的事故又接连发生多次,最终乾隆终于产生了怀疑,派侍卫前往前线督战。得知真实情况后,乾隆震怒,以欺君之罪怒斩几名作战不力的将领,但这些举措对于前线战场已经太迟了。

? 主帅对战场形势判断失误,指挥僵化

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清缅战争中大清的军队不能说作战不英勇,不过从更高层面来看,清军整体的作战策略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而这与指挥人作战思想理论的僵化滞后有着巨大联系。

第一任指挥刘藻不谙军旅,面对缅军攻势全然无措只知谎报军情,乾隆帝见状将其撤下换上时任陕甘总督的杨应琚。可杨应琚对缅军也没有什么致胜之法,只道缅军不过是莽匪和木匪组成的乌合之众,犯了轻敌冒进之错,只派当地绿营军万余人迎战,结果大败而归。

第三任指挥明瑞屡有战功,英勇无比,可他作战喜欢分兵合围,虽灵活多变却也容易造成战线过长、主力少援的问题,同时各支队之间回防机动亦受缅甸崎岖地形限制。最终,面对5万缅军的围困,明瑞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清军奋战至弹尽粮绝最终落败,主帅明瑞也战到最后一刻,自刎而死。

而最后一任指挥傅恒则功败垂成,自己也染病而死,极为可惜。在第四次清缅对战中,新街与老人屯地区同前几次一样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走向。新街-老人屯一役中,面对水军切断敌军道路,然而陆军鏖战不克的瓶颈,傅恒没有针对具体战情作出策略调整,固执己见接连令主力正面强攻老人屯,不仅清军伤亡惨重,且成效不大,反而严重挫败了清军的士气。最终缅军援军到来,解了老人屯之围,清军的攻势化为乌有。

刘藻自杀,杨应琚赐死,明瑞战死,傅恒感染而亡,四次征缅,四大主帅全军覆没。不知为何乾隆还将清缅战争列入“十全武功”。

? 清军战术配合不足

对此,我们仍以傅恒的最后一战为例展开说明。在开拔之前傅恒便提出了争夺这片区域的方案,计划大清水师与陆军并行,里应外合破敌,与之前种种策略失误不同,傅恒此次大方向并未出现严重偏差,然而在实际战场应用上,大清的水师尚且不负众望,攻破缅军防线并切断了缅军的水路,使其在后期补给和援军助阵上陷入困境。

可从正面突破的陆军迟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这场战斗演变成了小范围内的拉锯战,清军孤军深入最终不敌,使得这场本来有着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惨淡收尾,也为清缅战争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大清在乾隆一朝虽号称盛世,但对缅作战的失利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只是如此一来,清朝与今天很重要的印度洋出海口也失之交臂了。尽管在当时看起来还是无关紧要的。惜哉!

另外,清缅之战也是自大的乾隆最不愿提及的战争,可以说狠狠打脸了乾隆的“十全武功”。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